苦思一個月,結論是: "我於朋友,遠不及朋友於我重要." 以往多多少少都只帶點一廂情願.既如此,我回來與否,何時回來,只對極少數人帶重要性.那麼,今年就要好好的修性,走那條七千里的苦路.每個月,要行六百里,殊不容易.
家母不幸成為星數的蟹民之一,滙豐的故事告訴我們,沒有什麼是絕對可靠的,機構如此,人情如此,國家如此.<<呂氏春秋>>,安死篇中早有這麼的一句: "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國;無不亡之國者,是無不掘之墓也" 這是何等遠見!
誠如此,二十世紀初興起的計劃經濟,共產主義一敗塗地.二戰後歐美主張的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原來也不是必勝教條.我們枉走了百年的道路,枉死了千萬生靈,在世界這個實驗室中找出這兩極間的平衡,實在是可笑又可悲.
老鄧當年一句:"不搞開放改革,就只有死路一條",是計劃經濟中的開放.歐美今天政府出手救市,卻是自由市場中的管制.以現階段而言"計劃中的開放"先勝"開放中的計劃"一仗,不知往後又要做幾多年的實驗才找到最佳的答案呢?
雙親皆為老左,自細就向我灌輸"美國佬成日整中國想中國死"的概念.好了,今天美國真的仆街了,但中國可能獨善其身?現在美國好像對全世界眼紅的人說: "看,我死,大家都要含家產!" 美國踏入嚴重的衰退,靠工業出口維生的中國又豈能獨存?兩老說: "中國內需都夠啦,駛鬼出口!?" 實在是淺見!沒出口,廣深一帶的工廠做不住,或執笠,或減產,或裁員.百萬計的民工就要返回河南河北山東山西,被裁員回鄉,難道還會消費而不是積穀防饑?國內沒消費,何來內需?都靠賣衛生巾麼?過剩的勞動力,加上貪腐的地方政府,會否造成官迫民反?中國要有幾多個煤礦,才能消滅這群過剩的勞動人口?
今年的苦路,還要走多遠?
3 則留言:
「無不亡之國者,是無不掘之墓也」
這句引得妙。
其實匯燶任它如何紥根香江,說穿了,也不是一個靠錢運作的一家之國?
謝謝,不過也不及'環頭金融,地踎智慧'妙!百思不解,為何人們都說香港創意不足,但具創意之士都集結於高登???
究竟是香港人沒創意,還是香港社會嚴禁創意?
匯燶 <--- 好正 !
發佈留言